作为全美最著名的国家公园之一,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也包括数量众多的中国游客。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一名中国厨师对约塞米蒂的开拓,甚至是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建立都功不可没。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2日撰文称,一位名叫泰星(Tie Sing)的中国厨师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一次考察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次考察促使联邦政府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
1915年,时任美国内政部长特别助理的斯蒂芬•马特(Stephen Mather)邀请了一众美国商界和文化界的领袖前往约塞米蒂,进行为期两周的荒野探险,以期让后者们意识到建立国家公园系统的重要性。
从Tunnel View远眺约塞米蒂。观察者网谷智轩摄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著名景观半圆顶(Half Dome)。马特相信,美食是户外活动的关键所在。在同年的一场公园主管会议上,他指出,“尽管大自然有着壮丽的风景,但人们在野外整宿难眠之后,再吃一顿味同嚼蜡的早餐,没人还会在乎风景有多美。”
于是马特雇佣了中国人泰星作为随队大厨。
1915年马特领导的探险队合影,红圈内为泰星。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泰兴的厨艺令参与考察的人赞不绝口,很多成员都在出行笔记中记录了泰星是如何烹制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晚餐”。
一年以后,联邦政府正式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
南加州中国历史学会前会长尤金•莫伊(Eugene Moy)认为,“正是因为泰星让那次旅程变得如此难忘和愉悦,那群影响力巨大的人才对约塞米蒂的山川有了积极的印象,并意识到他们应该为保护大自然做些什么。”
泰星自19世纪末期就在约塞米蒂为地质测绘人员和环境保护者烹饪。早在1899年,人们为了感谢他,将园内的一座山峰命名为“星山顶”。1918年,他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
1909年,21岁的泰星在约塞米蒂。图片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 虽然泰星的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然而在美国历史上,华人劳工却有着一部辛酸的血泪史。
1848年,金矿在加利福尼亚州被发现,美国华裔开始迁移到西部,从事矿工的工作。同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等内忧外患,广东省的一些中国人移居到美国,领着低廉的酬劳,帮助修建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
当黄金变得难以寻觅且淘金竞争加剧时,外来的华人开始遭到排斥。华人劳工于是转向饭馆、洗衣店、农场等行业。
1877年,内战使加州经济陷入低迷,一些当地居民将薪水的降低归咎于华人劳工,反华情绪开始蔓延。
1882年,时任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将所有华人劳工拒于美国门外长达十年之久。该法案是历史上第一个禁止特定族裔移民美国的法律条文,于1943年被废止。奥巴马执政时期,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一项道歉案,两院议员一致就《排华法案》向全体在美华人致歉。
更多移民详情,请咨询美欧美加移民专家400-688-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