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正陷在一个混沌不清未来不明朗的境遇,身处其中的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面对,毕竟影响的都是关于“钱和财富”的大事。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3.3%,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CPI同比涨幅回落至“3区间”。CPI下降预示着疫情过后大家不是疯狂报复性消费,可能是报复性存款了。
此前在疫情影响下,多国财政赤字大规模扩张、央行开启无限量化宽松(QE),商品价格和油价暴跌、受疫情压制的低迷劳动力市场、消费者对收入预期的下降等都引发市场关于超级通胀来袭的担忧。但事实上,金融市场和商品价格仍在为通缩定价,学界、主流机构也认为相比通胀,通缩才是当前需要考虑的最大风险。
美国劳工部5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2050万人(前值-70.1万),失业率飙升至14.7%(前值4.4%),创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之最。
而大规模的财政计划就是为了刺激需求增长,将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在短时间内通过消费需求激活。但目前来看这一情况并未发生,相反,数据显示大幅增加的是银行储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交隔离导致购物受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预防性储蓄的增加。因此综合来看,短期内很难看到需求强劲所导致的通胀,预防性储蓄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加持久,导致消费维持在低位。同时,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也使投资处于低位。
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
经济历史表明,相比于对通胀来临的杞人忧天,通缩才更危险,这也是为何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中央银行在这次新冠疫情冲击下使出了“洪荒之力”的核心原因。
当通缩出现,人们习惯性延迟消费,生产者会通过降低价格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反而坐实了消费者对价格下降的预期,进一步打压价格。周而复始,销售及企业利润枯竭,企业倒闭。
同时,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尚未偿付的债务价值更高了,这是因为负债的名义总额是不变的,但随着薪资和物价的下降,名义价值变得高于实际价值。如果初始的债务规模足够大,使得债务清偿引起的价格下降速度远大于所减少的名义债务时,虽然部分名义债务得以清偿,但是由于价格下降,尚未偿还债务的真实规模会上升。
通缩将增加家庭的房贷、学生贷、信用卡贷、车贷、医疗贷的相对成本,打压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而当企业的销售额不足以获取利润时,就会通过裁员/停止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来应对,在这种担心失业的环境下,人们会进一步为不确定性增加储蓄,而不是花钱。企业和家庭会更关注与偿还旧的贷款,而不是举新债扩张、消费。
全球经济的全面提振尚需时日,投资人应当做好资金规划,保证稳定的现金流以足够应对未知的风险。
更多移民详情,请咨询美欧美加移民专家400-688-2988